詹天佑开凿居庸关的示意图,詹天佑修建了几条铁路?

2024-04-22 19:53:42 买帖  | 投诉/举报

  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,是他开创了中国自己修建铁路的先河,也是他带领中国人修建了第一条中国自己修建完成的铁路,詹天佑在中国铁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带领修建了京张铁路,京张铁路修建比较困难,中间要穿过居庸关、八达岭等,是詹天佑经过不断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,修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铁路。

 

 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的示意图

 

  居庸关隧道是京张铁路上的一条铁路隧道,全长365米。居庸关隧道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4座隧道之一。1908年4月14日凿通。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,经居庸关、沙城、宣化至河北张家口,于1909年建成,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,由中国人自行完成,投入营运的铁路。詹天佑是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。

 

  居庸关隧道是穿越长城要塞之一的居庸关的隧道。当年,京张铁路“中隔高山峻岭,石工最多,又有7000余尺桥梁,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,”特别是“居庸关、八达岭,层峦叠嶂,石峭弯多,遍考各省已修之路,以此为最难,即泰西诸书,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”,“由南口至八达岭,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,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。”
 


 

 

  当时,该隧道施工非常艰难,据《京张铁路工程纪略》记载:“此洞中间最难,缘是处适当关城之下,土石松脆,每值天雨,泥水交下,虽有炸药,亦无所施。乃以大木方节节支持,且用小钢轨穿错其间,渐次进攻,始克成事。”。居庸关山势高,岩层厚,居庸关隧道采用中间凿进法,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。

 

  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,三五成群的外国人,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,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。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年奋斗,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。原计划六年完成,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,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。

 

  京张铁路建成后,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,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。1910年,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,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,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。同年成立“中华工程师学会”,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。

 

  詹天佑修建了几条铁路?

 

  詹天佑(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),字眷诚,号达朝。祖籍徽州婺源,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(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),12岁留学美国,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,主修铁路工程。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,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。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,有“中国铁路之父”、“中国近代工程之父”之称。

 

  1861年4月26日,詹天佑出生在广州荔湾区十二甫西街。。1888年,在老同学的推荐下,詹天佑进入中国铁路公司工作,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。


 

 

  詹天佑刚上任不久,就遇到了一次考验。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,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。滦河河床泥沙很深,又遇到水涨急流。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,但失败了;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,也不顶用,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,不久也败下阵来。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,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。他分析各种打桩方法,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土壤情况,经过缜密的测量与调查之后,将中国传统的桥梁打桩方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,采用新式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,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。

 

  随后,詹天佑第一次独立主持承建了新易铁路。新易铁路的修建,在经济意义上不大,但在政治上却发生了一定的影响,因为是在没有“借外债”“用洋匠”的情况下建成的,而且是中国工程师自修铁路的开端。詹天佑用4个月的时间,以每天15小时的工作量,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。这鼓舞了中国人民用自己的人力财力建设铁路的勇气和信心,为后来修筑京张铁路准备了条件。从此,詹天佑在中国广大的工程人员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,这也给他后来修筑京张铁路开辟了道路。
 


 

 

  1905年,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(北京至张家口)。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,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。詹天佑顶着压力,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,对全线工程提出了“花钱少,质量好,完工快”三项要求。

 

  京张铁路最困难的是八达岭隧道工程。为了确保提前建成这条铁路,詹天佑决定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。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,詹天佑吃住在现场,事无巨细,亲自把关,对定线、定位甚至对每一个炮眼的直径和距离都要亲自过目。工作人员颇受感染,希望他保重身体、多多休息,詹天佑则认真地说:“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,必须成功!”

 

 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时,在没有新式开山机、抽水机和通风机设备的困难情况下,詹天佑创造性地采用两端开凿,中开竖井的施工方法,顺利解决了难题。他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了“折返线”原理,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修筑了一段“人”字形线路,使关沟的线路坡度降低到3.3%以下,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到设计方案的一半。

 


 

  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年奋斗,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。原计划六年完成,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,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,被外国工程师视为奇迹。

 

  詹天佑于1913年起,任职交通部技监,掌管全国交通技术领导工作,他任职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,奠基中国铁路法规建设,并参与制订铁路网发展规划。1919年初,他被派为中国出席国际远东铁路会议代表,竭力维护中国在远东铁路的权利,在会议期间因疲劳过度,旧日腹疾复发严重,中途回国医治。同年4月24日,詹天佑最终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去世,终年59岁。

 


 

 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,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,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。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、珍氏自动挂钩(Janney Coupler,亦称姜坭车钩、郑氏车钩,美国人Eli Janney 所创)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。

 

  2005年10月12日,纪念京张铁路开工100年时,在张家口南站“中国铁路之父”詹天佑的铜像揭幕。詹天佑铜像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雕塑,高2.8米,重1吨。